3月2日至今,9999js金沙老品牌开展线上教学活动已有月余时间。本月前三周,146名任课教师开设96门课程,26个专业77个班级2881名学生参加了线上教学。3月23日至4月5日为学院线上教学第4、5周,158名任课教师面向26个专业90个班级3318名学生开设了98门课程。
线上教学第一月,活跃班课1055个,教师开课率100%,教师新发布资源20537个,新开展教学活动14997个,学生平均出勤率96.94%。98.03%的学生已经适应了线上学习,99.47%学生能完成线上学习任务。
1.线上教学总体情况
1.1班课数量
第一月每天活跃班课数量在692~718、已关闭班课数量在10~14个间浮动。除了有线上教学班课外,还有线上学生管理、学情讨论、部门工作、师资培训等其他类型班课。
1.2教学资源
第一个月教师发布资源新增20537个。发布的资源类型排在前两位的是文档类和视频类,占比分别为49.72%和38.01%。
1.3教学活动
第一个月教师新开展教学活动共14997个。教师开展活动形式排在前两位的是轻直播/讨论和测试,占比分别为31.18%和21.69%。
1.4出勤率
第一个月平均出勤率96.34%。从日出勤率统计表可以看出,本月3月7日出勤率最高,为99.02%,3月15日出勤率最低,为95.27%。
2.教育教学质量监控情况
院领导、教育教学质量监控处、教务处、学生处、职教所等院级兼职督导员在线巡课,院级专职督导员和教学系部二级督导员,或运用云教学管理平台,或加入线上班课进行在线督导检查。本月各级督导员线上教学检查覆盖率100%。
第4~5周,教育教学质量监控处专职督导员随机抽查了176个班课的线上教学,抽检覆盖率34.38%,随机对66个班课进行了线上听课和评课,评课覆盖率12.89%,对71名教师进行了导课,导课覆盖率44.94%。
在20个质量监控点中,我们对特色凸显的教师提出表扬。
2.1质量监控点2:学习任务布置明确
案例1:肖慧明,《信息技术》,铁道通信19-1(学生26人),班课号4529941。学习任务明确,语言简洁,对学生需注意的时间进行了红色字体标注,引起学生注意。对学生实训条件考虑全面,满足在家学习条件不同也能完成线上学习的要求。
2.2质量监控点3:教学资源与教学目标相对应
案例2:梁莉,《毛概》,物流18-1/信号18-1/大数据18-1(学生114人),班课号2980722。学习资源优质有效对学生有吸引力,教学活动设计覆盖知识点,能引发学生思考,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教师针对知识点制作微课,并引导学生认真观看、深入思考、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教师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围绕知识点分类进行及时解答、点评和赋经验值,学生提问踊跃、深刻而开放,教师解惑及时、精准而渊博。
2.3质量监控点4:对自主学习结果有验收
案例3:张晓青,《工业网络控制系统安装与调试项目》,电气18-1(学生29人),班课号7117532。对课前的自主学习的视频和PPT资源有对应的作业,让学生的学习更有目的性。作业学生100%完成、教师100%批改。对学生有个体指导的同时通过轻直播对作业进行整体情况总结,对优秀作业进行展示,让学生知道自己的学习情况,对也知道班级的整体作业情况,营造了浓厚的学习氛围。
案例4:刘畅,《英语2》,城轨车辆19-1(学生38人),班课号6032884。任务要求明确,教学设计清楚明白,教学资源内容丰富,符合教学目标,渗透课程思政。学生任务完成率100%。如城轨车辆19-1班靳英楠的作业,这是个自主学习性作业,要求学生把自学证据发到讨论区。这名学生不仅是自学了,而且是反复观看微课,看到关键时刻停下来做记录,才能做出这样的笔记。
2.4质量监控点6:内容围绕教学目标开展,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有创新性
案例5:郭宝德,《塑料模具工程I》,模具18-1(学生33人),班课号9533860。精心独立制作了大量的微课视频,为模具教研室留下了宝贵的教学资源。不厌其烦地开启轻直播为同学们绘声绘色地讲授知识,剖析课程重点,通过层层提问、引导,带着同学们一步步攻破难关。
案例6:赵大民,《数控铣削加工技术1》,数控19-3(学生33人),班课号:8212583。围绕目标结合职业技能鉴定的要求开展教学,重点突出,数控铣床操作类难点突破有创新,根据学生学习条件和掌握程序的不同,鼓励有能力完成任务的学生自己录制仿真加工微课视频。通过微信、QQ、云班课的讨论等方式对学生随时进行辅导指导,让学生反复修改。把精选的仿真视频也发布到教学资源中供全体学生自主学习用,被选中作品的学生积极性很高,也激发了其他学生的学习兴趣。
2.5质量监控点7:教学活动形式新颖,激发学习积极性
案例7:刘嘉慧,《楼宇自动化系统安装与调试项目》,电气18-2(学生38名),班课号7319262。整体的教学活动环环相扣,层次非常清晰。活动开展中既有个性指导也有整体反馈。尤其是让学生进行知识点总结,进而对所学知识构建框架,也是对所学知识进行输出的过程。学生活动的参与率100%。
案例8:赵新春,《办公自动化(OA)》,网络18-2班(学生39人),班号:4791996。资源上传有序,时间合理;以全视频方式进行授课、演示操作;教学任务布置细致入微,教学活动丰富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对居家没有电脑的学生,允许其返校后再提交操作类作业。
2.6质量监控点8:教学活动循序渐进,引导学生积极思考
案例9:周红梅,《自动化生产线》,机电18-1,班课号1693635。教师轻直播时随机提出问题,随机找学生回答问题,并对学生回答情况评价,有补充,有引导。
案例10:付成仁,《车辆运用与管理1》,车辆18-1(学生37人),班课号9285601。在互动中引导学生积极提出问题,先通过学生间互学互教的方式,让学生当起助教,然后再集中讲解。活动中学生提出的问题紧紧围绕本次课程的内容,教师的答疑有深度,教学活动有层次。学生活动的参与率100%。
2.7质量监控点9:对学生研讨情况有评价,有引导
案例11:王子环,《语文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网络19-1(学生34人),班课号9221302。教学任务单充分考虑线上教学特点和学生接受能力,明确、细致、可操作性强;轻直播课堂按设计好的步骤有序推进,过程中强调基础性(依据学生的接受水平做基础)、互动性(学生积极发言,教师及时指导)和评价性(教师对学生的发言及时评价并给予范读指导)。通过这些手段,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热情。
2.8特色质量监控点月盘点
对在第一月线上教学有特色的教师进行汇总


3.学生信息反馈情况
第五周,面向3318名学生发放问卷调查,共计回收3194份,回收率96.26%。问卷显示:98.03%的学生已经适应了线上学习,99.47%学生能完成线上学习任务,99.37%的学生认为目前的线上教学资源能满足学习需要,95.68%的学生能感受到教师的关注或指导,98.78%的学生对教师在线上教学中的教学组织与管理感到满意。
3.1学生所在系部分布

3.2你是否已经适应了线上教学?
调查显示,98.03%的学生已经适应了线上学习。同比学生在第五周与第三周对此问题的态度,大多数学生对线上学习的适应能力在逐步提高,不适应率在下降。
3.3你是否能按要求完成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
调查显示,99.47%的学生能完成线上学习任务,与第三周此问题调查数据近似,但完全能完成学习任务的学生占比下降从89.23%下降到82.22%,说明有个别学生线上学习出现了倦怠。
3.4你认为教师提供的学习资源能否满足学习的需求?
调查显示,99.37%的学生认为目前的线上教学资源能满足学习需要。有过半数学生还希望有更多的拓展资源。说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是很高的。同比第1周数据,学生认为教师资源不能满足学习需求的占比从1.95%下降到0.63%,说明经过一个月线上的教与学,教师们教学准备更充分、发布的学习资源更适合学生的自主学习。
3.5你是否能感到教师对你的关注或指导?
调查显示,95.68%的学生能感受到教师的关注或指导。同比学生在第五周与第1周对此问题的态度,学生们感觉自己受关注度略有下降,从96.13%下降到95.68%。提醒所有的授课教师注意,虽然95%的学生隔着屏幕“看到”了你,但是不要让个别学生感觉被你忽视哦。
3.6你对线上教学过程中教师组织与管理的满意度是?
调查显示,98.78%的学生对教师在线上教学中的教学组织与管理感到满意。同比学生在第五周与第二周对此问题的态度,可以看出学生们对教师的教学设计和组织管理总体满意度近似,非常满意度占比略有升高,不满意度占比也略有升高,说明学生存在差异化的需求。
3.7你最喜欢的教师?
按教师受学生欢迎数与总授课学生数占比统计,最受学生欢迎的前20名教师如下:

3.8你对线上教学还有什么建议?
关于线上教学,本月共对学生征求4次意见和建议,调查数据显示:95%以上的学生对线上教学感觉满意。有十几名学生希望早点开学。
本次调查中有145名学生提出了84条建议,其中对教学方法等共性问题建议41条;对8门具体课程提出建议38条;对5名教师提出建议5条。共性建议详见图24,按数量依次为:教学方法18条、教学资源6条、签到4条、作业任务4条、师生互动3条、课程评价3条、网络及平台3条、测试1条。
教育教学质量监控处对收集的信息进行归类分析后,将共性问题的建议发布在此督导简报中,供学生所在教学系进行调整,也供其他线上授课教师借鉴参考;关于对具体课程和教师的建议,反馈给相关教研室和有关教师,供教师不断优化和提升线上教学质量。请教师们客观分析学生建议,根据不同课程特点,动态调整、合理改进。
4.本月线上教学总结
学院线上教学经过一个月的磨合已进入常态化运行中。本月学生出勤率96.94%。各方面统计数据显示,教师与学生已经适合了线上教学的方式与节奏。
4.1问题处理与改进
纵比第二周、第三周和第五周学生信息反馈数据,学生建议数分别为138条、91条、84条,呈下降趋势,说明教学调整有效;提建议的学生数分别为166、121、145,本次提建议人数增多而意见条数下降,说明学生们反馈的问题有趋同的,最集中的两个问题分别为:希望少留作业、希望直播。提醒所有授课教师关注。

4.1.1关于教学方法
数据纵比:第五周有33名学生对线上教学方法提了18条建议。第三周较第二周呈下降趋势,第五周较之前呈上升趋势。
落实处理:查看学生们对教学方法的具体建议,能够看到学生们在适应了线上学习之后,关注点更多转向了如何能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教育教学质量监控处将此类问题汇总后,通过督导简报公布给全体教师。为了便于针对性查摆问题,本周开始将反馈问题学生所在的系部也发布在简报中。希望所涉及到的教学系授课教师重视,考虑如何合理兼顾学生提出的个人期望点。
改进结果:线上教学第二个月,教学工作委员会、各级督导员将重点关注教师线上教学的教法。
4.1.2关于教学资源、教学活动、平台
数据纵比:纵比第二周、第三周和第五周学生对教学资源、签到、作业任务、师生互动、测试、课程评价、平台等方面反馈数据,均呈逐渐下降趋势。
落实处理:教育教学质量监控处将这些问题分类汇总后,通过督导简报公布给全体教师。教师们本着“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原则,客观分析学生建议、合理动态调整。
改进结果:对比数据表明改进有效。
4.1.3关于具体课程
数据纵比:第五周学生对8门具体课程提出38条建议。纵比数据呈上升趋势。
落实处理:分析数据表明,之前反馈过的课程,建议条数在逐渐减少;另一方面,学生们对更多的课程有了更多的期待,侧面反映出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很高。教育教学质量监控处将学生具体建议反馈给相应教学系部和教研室,共同进行针对性分析。教研室主任组织授课教师对不同系部任课情况进行教学研讨。
改进结果:教育教学质量监控处、教研室将在后续的教学中继续重点关注这些课程。
4.1.4关于具体教师
数据纵比:第五周学生对5名教师提出5条建议,其中还有一条是希望某教师的普通话再标准一点。纵比数据显示,学生们对教师个体的意见呈下降趋势。
落实处理:教育教学质量监控处将学生具体建议一对一反馈给教师本人。纵比具体反馈信息可知,学生在第五周之前反馈给教师们的具体建议,本周不再出现。可见全体教师们的辛苦努力和付出获得了学生们尊重和满意,学生们对教师的要求也更趋于细节化和完美化。
改进结果:对比数据表明改进有效。
4.2出勤率分布
对出勤率最低的部门进行数据分析:科技实训中心本月只有一个班级的线上教学,应有学生38人,本月出勤率最低在3月30日,签到38人,缺勤1人,其中有1名实训教师签到,学生实际签到37人,平台统计签到率82.61%,本月实训中心实际最低出勤率为97.37%。
4.3教学资源排行

▲发布资源前10个系部室统计

▲第一个月发布资源班课排行

▲第五周发布资源班课排行

▲第四周发布班课排行
4.4开展活动排行

图33 开展活动前10个系部室统计

图34 第一个月开展活动班课排行

图35 第五周开展活动班课排行

图36 第四周开展活动班课排行
4.5班课活跃排行

图37 第一个月班课活跃排行

图38 第五周班课活跃排行

图39 第四周班课活跃排行
5.系部建设
5.1铁道工程系:线上教学 “精彩不断”
(1)办法总比困难多
《行车安全设备使用与维护》课程主要介绍LKJ-2000型列车运行监控记录装置的操作,线上教学最大的难题就是没有LKJ设备。铁道机车18-1、18-2班授课教师杨春燕为了解决这一难题,除了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视频资源、PPT、和图文资料,还向学生布置了特殊作业——在纸上画出LKJ-2000型监控装置人机交互界面,要求所画“LKJ显示器”必须准确,没有问题了才可以上传作业。学生对画“LKJ显示器”态度积极,孙羽同学接到任务就开始忙活,一直画到后半夜,第一个交稿。同学们纷纷在讨论答疑区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查找不足。课代表齐政陈宇主动为大家服务,老师更是耐心为大家指导,直到大家都顺利完成了满意作品。手里有了“设备”,大家对本门课下一步的线上教学充满信心。
(2)提高质量,可以不计成本
提高教学质量,永远是教师不懈的追求。刘广琦老师本学期教授动检专业的《动车组检修》。为便于学生更加形象地理解教学内容课程,需要大量书写板书,刘广琦老师自己掏腰包花3000余元钱买了电脑同步手写板,使教学效果更上一层楼,受到学生好评。
(3)“蓝墨云”成了教师和学生的好伙伴
铁道车辆教研室教师充分利用课前时间上传本节课的教学资源、课中采用轻直播和讨论答疑的形式开展教学。学生听课认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自觉完成课后作业,教学效果良好。这种教学方式既保证了学生在课前对上课内容有一定的了解,也保证了课上教学的互动,非常方便、非常实用。课后,学生彼此之间还能利用平台交流讨论,深入研究问题。总的来说,线上教学内容丰富、生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得到了提高。
5.2机械工程系:战“疫”不停学,师生“云相聚”
(1)活动分配合理,学生全员参与
陈硕老师在《配砟整形车运行检修与施工》(班课号8842748)中对铁道机械18-2班进行线上授课,课程资源库学生100%完成,各项活动学生100%参加。轻直播课堂以图片、视频、文字、讨论等多种形式与学生沟通,及时督促学生完成活动任务。课后随时答疑回答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
(2)线上教学不脱离现场实际
刘云山老师的《捣固车运行检修与施工》(班课号9181324),课程资源中使用了大量铁道机械教研室教师在捣固车施工现场和车间维修的视频和照片,也借用了大量捣固车制造企业和软件仿真公司提供的机械与电气图纸。
刘老师借鉴《大型养路驾驶资格理论考试专用知识培训教程》与沈阳铁路局培训大机司机考试内容等资料,在云班课的测试活动和头脑风暴中大量加入大型养路司机考试内容,并在轻直播/讨论环节加入讲解。
在课程思政融入时,刘老师加入大型养路司机安全操作方法等安全教育与铁路常识,如开天窗、机车交路等。
5.3数控工程系:线上教学如何调动学习主动性,孙华老师这么做
“停课不停教”网络教学已经5周了,加上《模具材料》(班课号7711853)课程内容相对枯燥,学生的学习热情逐渐降低。为了进一步激发学生的线上学习积极性,保障教学效果,孙华老师采取了行之有效的方法,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1)注重及时反馈。在班级微信群里发布经验值较高的学生名单,号召大家向成绩好的同学学习,积极参与讨论、头脑风暴等各项活动,积极主动发言。同时在微信群里发布未交作业名单,催促交作业。
(2)鼓励学生互学。充分运用云班课的头脑风暴和答疑讨论功能,用点赞加分的方式激励学生互相学习,互相讨论、回答问题,给学生点个赞、加点分,将课堂表现活动变成一个常规的加分渠道,大大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
(3)提高职业素养教育。通过发布大国工匠资料,让学生了解执着专注、作风严谨、精益求精、敬业守信和推陈出新的工匠精神,让学生学习榜样、争做榜样。
5.4电气工程系:开展“传帮带”式线上教学模式
学院组织开展线上“开学”后,电气工程系坚持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资源,不断优化教学模式,确保了教师适应快、学生出勤率高、课堂学习氛围浓厚、线上教学工作平稳有序开展。
(1)四段式教学模式
电气工程系紧密围绕“组织学生学,教会学生学”的教学思路,经过不断摸索形成了“自学-指导-答疑-反馈”四段式教学模式。教师们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四段式教学模式培养,帮助学生们逐步养成四段式学习习惯,形成一套完整的学习流程,指导学生不断提高线上学习能力。
(2)三学式教学风格
经过近一个月的在线学习磨合,电气工程系师生们逐渐形成了“教师带着学、学生自主学习、互相帮助学”的教学风格。越来越多的同学加入“教师带着学、学生自主学习、互相帮助学”当中,使得线上学习氛围更浓了,同学之间的沟通更多了,解决问题更便捷了。
(3)小组式管理格局
为了做细做实学生线上学习管理工作,电气工程系要求各班级以学习小组方式组织学生开展线上学习。各班将同学们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学生干部、入党积极分子、党校学员等要求进步学生担当小组长。小组长承担学习伙伴的组织管理任务,实时关注组员的学习状态,督促组员及时完成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确保了线上学习一名学生都不少。至今,电气工程系已有12个班级形成小组式管理格局,签到率、资源查阅率、任务完成率均达到100%。
线上教学已经按计划周期运行一个月,电气工程系坚持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资源,不断优化教学模式,线上教学工作平稳有序开展,教师适应快,学生出勤率高,课堂氛围浓厚。
5.5机电工程系:线上教学有创意
(1)张超老师教授《工业机器人系统集成Ⅰ》(班课号1162218),由于课程实践性较强,教师采用了ABB机器人仿真软件RobotStudio进行教学,学生可以利用电脑在软件上完成相关教学内容的学习与实践,充分掌握在实体机器人上操作编程的方法。
(2)孟祥海老师在《自动化生产线安装与调试》(班课号8195267)中,资料准备充分,并采用分层次教学的方式,针对不同学习基础与学习能力的学生,上传学习难度从易到难的学习资源和教程,孟祥海老师将学习内容的难度分为入门、初级、中级,让学生从简单的理论知识入手,逐步加深难度,到实际操作直至完全掌握学习内容,条理清晰、逐层深入的完成教学目标,值得借鉴。
同时在教学活动中,孟老师每节课充分利用多种活动形式,包括测试、头脑风暴、答疑讨论和调查问卷,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尤其是调查问卷,每节课都要学生反馈学习情况,并根据学生反馈情况,在教学环节、教学思路和学生接受程度等多方面做出相应的调整和改进,在网络授课期间,依然很好地形成了教学闭环,教学成果显著,资源浏览率和活动参与率都为100%。
5.6管理工程系:分享线上授课经验,提升线上教学质量
随着线上教学活动的开展,管理工程系各教研室教师不断完善线上教学内容、丰富线上教学手段、提升线上教学质量、提高线上教学效果,并把优秀的案例不断分享给系内其他教师,做到了大家共同进步。苏长俊老师分享了课程《调车工作实务》(9604906)自己关于注重实作的项目课的线上授课心得:
(1)对于注重实作的理实一体化的课程,引入案例式教学,实现了由理论讲解向直观展示的转变,使学生能够融入其中,并将实践知识“掰开揉碎”,便于学生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的任务中。比如《调车工作实务》中间站的摘挂作业和取送车辆作业程序,在基础作业程序的理论知识学习完后,将作业程序按照作业环节、步骤、动作分解成几十秒的短视频,并与理论作业程序部分进行一对一对接,将实际案例与理论知识相结合,让学生能够直观的通过视频进行学习实践操作,虽不能上手但也学会了实践作业的程序。
(2)因云班课平台无法实时掌握所有学生的在线情况,课中单纯通过抽查、点名提问的方式让学生回答问题,也无法全方位了解学生是否真的在线听课。于是利用通过轻直播发布语音的方式通知学生临时开启活动方式,真实掌握学生的在线情况,同时做好记录,课后核算进学生的个人课堂表现中。
通过此次线上教学经验分享活动,加深了教师之间的沟通,搭建教师之间互相学习交流的平台,同时使教师们更了解了线上教学特点,进一步明确努力的方向,对全系线上教学活动的进步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5.7英语教研室:构建课程思政教育新平台
学校教育,德育为先。外语教研室教师从明确目标、挖掘内容、拓展途径等方面入手,努力构建具有生态课程思政观的大学英语课堂。外语教研室马东旭老师在《英语2》课程中,结合课程内容《I Can’t Accept Not Trying》的学习内容和教学目标,设计云班课“头脑风暴”活动——学生用英语探讨自己毕业后的职业目标和努力方向。针对学生回答的情况,马老师做了有针对性的指导。这项活动不仅锻炼了学生的英语表达能力,也有利于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做好职业生涯规划、明确未来努力方向。
马海波老师在《英语2》课程中创建头脑风暴活动“我国国内疫情已得到有效控制,我们开学返校的日期指日可待,请指出此次疫情对我们的学习、生活的影响,以及个人的所感、所悟”,通过活动引导同学们依靠党和政府的坚强领导,科学施策、科学战“疫”,坚定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决心。从同学们的答案中可以看到,多数同学三观很正,懂得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