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学期,院党委书记鲍风雨担任机电工程系智能控制19-1班的《形势与政策》授课任务。教学中,鲍书记为同学们阐述了扶贫的重大意义,介绍了当前国家脱贫攻坚战情况,并号召同学们从自身做起,力所能及投身到脱贫攻坚的队伍中去,成为战斗的一员。
智能控制19-1班同学们积极响应号召,课后当晚迅速组织召开线上主题团会,以学习脱贫攻坚先进事迹、组建脱贫实践小组进行了热烈研讨。人员分工、实践计划、帮扶内容及后期反馈环节等一一确定后,机电工程系脱贫实践小组在当晚正式成立。随后,小组成员们纷纷行动起来,在自己的家乡就近寻找帮扶对象,开展了力所能及的帮扶活动。

帮扶纪实(一)——
地点:辽宁省大连市甘井子区
情况:这个贫困户是一位孤寡老人,离异,有两个女儿但是已经多年未联系了,一直都是老人一个人生活。老人住在一楼大约三十平的小屋子里,靠自己洗衣做饭,每个月领取低保维持生活。
学生张宇航反馈:

“我在我家小区的社区服务站询问了社区工作人员,在我们这个小区是否有贫困家庭,社区工作人员为我们提供了一份名单。”

“我个人买了点水果去慰问这个贫困的老人家。我向她说明了我的来历,帮助奶奶擦擦桌子扫扫地,跟奶奶唠唠家常。”
“临走的时候奶奶眼眶里含有泪水,奶奶跟我说,看见我就像看到了自己女儿,一时间有点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在以后的日子里,我要多帮助奶奶,多帮助贫困人员,用自己微薄的力量,换来脱贫攻坚战的小小胜利。”
帮扶纪实(二)——
地点:辽宁省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山嘴子镇河南村
情况:这家的阿姨身体不好,常年吃药,腿部以前受过伤,有残疾,无法外出打工。家中有八十二岁的公公,八十岁的婆婆,还有一个正在读高一的孩子,叔叔常年在外打工,家中没有其它经济来源。
学生国彦丰反馈:
“我只能帮着做一些小事情,我帮着阿姨做了一顿饭,从自己家拿些蔬菜做了两个菜,又帮着扫了扫院子,把脏镜子和窗户也擦了擦,屋子收拾干净了,做了这些,我感到很开心。”


“我能感受到他们的生活的艰辛,然而,现在的我没有经济来源,只能是帮助他们做做家务,收拾收拾卫生。如果以后我有能力了,一定会尽我所能多帮助这样的贫困的家庭!
我是农村人,深知农民的苦,更深知贫穷家的孩子的苦,所以,国家的帮助贫困家庭脱贫的计划我们一定要大力支持,以后有能力了,再去帮助更多这样需要帮助的人!”
学生们满满的心意已经让被帮扶的对象们感受到了温暖。

同学们在《形势与政策》课程学习、个人实践帮助当地有困难的家庭时,也真切地感受到了国家决战脱贫攻坚取得的丰厚成果,深深感动于人民在国家政策和物资帮助下的生活一天比一天更好。
智能控制19-1班的李松润反馈到:我拜访的是一位孤寡老人,三无老人,叫李淑英,女,91岁。在国家政策下发之前,吃不饱穿不暖,没人管,自己一个人孤守家中。近几年,国家下乡扶贫政策越来越好,医疗也有保障,让她心里很是安心。除此之外,她还享受每个月国家给予的低保896元。我来到家中拜访,她也是合不拢嘴,介绍了很多东西,让我也深有感触。她说:“国家政策越来越好,越来越体贴民心,我是看着国家一步一步的越来越好,心里有一种踏实的自豪感!”老人的话,更是让我们明白脱贫攻坚这场仗没有白打,让我们深深自豪于生在这片以民为子的土地!
脱贫实践帮扶活动还在进行中,辽轨学子们一定不忘初心和使命,在脱贫攻坚战中勇于承担责任,举起旗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添砖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