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公告

您所在的位置: 9999js金沙老品牌 > 新闻公告 > 学校新闻 > 正文

我院教师积极开展假期企业调研活动

2014-03-19  点击:[]

为了更好地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寒假期间我院运营管理教研室、信号教研室、机电教研室、电气教研室、数控教研室、焊接教研室、机制教研室、机辆教研室、供电教研室组织部分专业教师深入苏家屯火车站、沈阳浑南现代有轨电车运营有限公司、沈阳骏腾发自动焊接设备有限公司、沈阳东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第一机械厂、辽宁博远模具科技有限公司、辽宁省机械研究院有限公司、辽宁北油无损检测有限公司、大连机务段、华晨宝马、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北车集团、沈阳车辆厂、沈阳地铁等企业,开展了调研活动。

调研中,企业的人才需求期望进一步明晰,一是希望高职院校毕业生具备较好的业务素质,掌握与生产实际密切相关的知识和技能;应届毕业生在经历简短的入职培训后能够迅速进入角色,承担生产重任。二是希望学生具有勤劳肯干、吃苦耐劳的工作作风,能够脚踏实地,从头做起。三是希望学生具备良好的团队协作素质。四是希望学生具备长远目光,能够以企业为家,愿意在企业长期稳定地发展。此外,企业对高职学生提出的岗位要求除了具有熟练的操作能力外,还要具备一定的设计能力。

通过企业调研活动,不仅很好地了解了各企业的发展、运营情况,了解了企业的用人需求期望,也引发了教师们对专业人才培养方面的思考,如机电教研室教师认为加强机电专业人才培养要做到:1、加强校企合作。(1)开展“订单式”人才培养。应通过政策导向,引导机电企业与职业院校合作,实行“订单式”人才培养,增强专业教育的针对性,增强毕业生的适应岗位能力。我们通过此次企业调研,与企业初步研讨联合办学(如“电梯班”)的可行性并初步确定从企业聘兼职教师进校授课。(2)建立合理的职业教育体系。积极引导机电设备维修企业、机电设备制造企业、相关行业协会、职业院校共同参与,整合资源,合理分工,组建有利于机电市场健康发展的职业教育体系,为机电行业的发展提供数量充足、素质过硬的人才。2、实行资格证书制度。(1)实行专业教师资格证书制度。要求专业教师除具备统一规定的教师任职资格条件外,还须具备相应的专业实践基础并经过培训考核,合格后才能上岗。(2)学生双证毕业。除了毕业证书,中职生还需考取中级技能证书。高职生除了要具有中级技能证书外,学院还应鼓励其考取高级技能证书。3、加强师资培训。(1)职业院校专业教师的培训。对已取得专业教师资格者,每两年组织轮训一次,以保证知识和能力能适应生产技术的发展变化。(2)企业指导师傅的培养。学术界一般认为,职业院校聘请的指导学徒的师傅必须具备下列一些条件:一是具有系统的专业知识;二是具有较强的专业技能和丰富的专业实践经验;三是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四是懂得如何传授技艺,有能力完成培养计划;五是仍在现场从事本专业的生产工作;六是本人愿意承担指导学徒的任务。因此,对于指导师傅也应实行资格证书制,对于具备基本条件又愿意承担指导学徒的技术工人,进行必要的教法、教育学、心理学等方面的培训。(3)加强国际交流,提高师资整体水平。应加强国际交流,组织专业骨干教师走出国门,学习发达国家职业技术教育成功经验,更新观念,培养出一批高素质骨干教师队伍,促进专业建设水平的提高,由此带动专业教育整体水平的提高。4、加强教学改革。(1)以企业需求为导向,确立培养目标。组建以企业专业技术人员和经营管理人员为主的专业指导委员会,随时把握企业需求及变化,以此为出发点,确立动态调整的培养目标。(2)以“双证”为核心,制定培养计划。以“双证”为核心制定培养计划的实质就是以就业为核心,结合国家劳动就业制度的规定,结合行业新的岗位设置方案,结合当地企业的实际需要制定本专业的实施性人才培养方案。(3)推进“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率。要提高教学效率,必须积极推进教学思想的更新,推进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结合本专业的特点,应充分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和实物教学手段,构建“理实一体化”课堂,使学生动脑动手,理论与实践融会贯通,知识和技能同步养成。

上一条:我院组织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中层干部集中培训活动

下一条:我院工会荣获辽宁省直属机关“先进职工之家”称号